浙江省家政行业首位“杭州工匠”、三替集团管道工程专家汲长洋受邀出席首场劳模工匠报告会
发布于:2022-03-19

近日,杭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团推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通过讲述、聆听他们“成长、成才”故事,看到这些劳模工匠背后的不平凡。浙江省家政服务行业首位“杭州工匠”、三替集团管道工程专家、高级技师汲长洋作为首场杭州市劳模工匠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嘉宾受邀宣讲,杭州工会用整版篇幅进行报道。


1.jpg


“杭州工会”公众号发文《杭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团 | 汲长洋: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洁


三替集团一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坚持把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企业发展,早在2016年,三替集团就荣膺2016年度浙江省践行“工匠精神”杰出企业,浙江省共有21家企业荣膺该称号,三替集团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上榜的家政服务型企业。


2.jpg

三替集团荣获2016年度浙江省践行“工匠精神”杰出企业


三替集团一直以“为员工的成长创造舞台”作为使命,坚持紧抓员工的服务技能,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不断迭代完善员工的培养培训,持续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正因如此,三替集团始终站在家政行业开拓创新的前列,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企业。在三替集团,拥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员工不胜枚举,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传递着美好生活的愿景,在他们当中,有的从下岗失业人员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有的从普通员工成长为全国优秀家政服务员、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杭州工匠”等等。


2019年9月26日,三替集团管道工程专家、高级技师汲长洋成功当选第三届“杭州工匠”。

3.jpg
三替集团管道工程专家、高级技师汲长洋荣获“杭州工匠”荣誉称号并按下手模

原文如下






执着专注 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看起来平凡普通

却用高超的技艺创造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发扬着不平凡的工匠精神

他们就是杭州工匠


4.jpg

今天

杭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团

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嘉宾

是一位“管道专家”

他是第三届“杭州工匠

三替集团疏通部领班

汲长洋

汲长洋,他在三替集团从事管道疏通工作三十年,用精益求精的高超技艺与职业精神,摸索出一套疏通的简便操作法,帮助杭城近10万户家庭完成管道疏通及改造。


虽然每天要和淤泥、污水甚至粪便“过招”

是一项“苦、脏、累”俱全的活儿

但汲长洋相信

只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再苦再累的工作

也是崇高的


接下来

跟着杭小工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洁 


5.jpg


我叫汲长洋,是杭州三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疏通事业部经理。


我的老家在山东临沂,来杭州打拼有30年了。这30年,承载着我的个人成长和事业进步,当然更有杭州的快速变化与发展。


这宝贵的30年,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却成就着不平凡的成绩;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却辉煌着一个人的付出,那就是:劳动创造美!我用劳动铸造这30年,让它在服务岗位上闪闪发光,也让我实现了人生价值。如今,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三替集团有限公司的管道工程专家、高级技师;曾获得“杭州工匠”“全国抗非典斗争先进个人”“杭州商贸特色服务品牌个人”“杭州市十大家政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


6.jpg

7.jpg

8.jpg

9.jpg


每每收获认可,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当初来杭州务工的画面。因为,正是杭州这座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城市,让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10.jpg


我特别相信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和杭州结缘,是在1992年。那一年,我刚好18岁,记得刚来杭州,跳下11路公交车后,正好看到前面有一块广告牌,还没来得及吃上一顿饭,就先上三替公司应聘去了,结果一干就是30年。现在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时刻提醒着我:服务无止境。生活,就是用不折不扣的努力,去换取美好的明天。


11.jpg


说起这个“管道专家”,并不好当!这个工作每天都要和淤泥、污水和垃圾,甚至是粪便“过招”,绝对是一项“苦、脏、累”俱全的活儿。除了又脏又苦,工作时间更是不稳定。长假和春节,往往是管道疏通工人们最忙的时间。在杭州的30年里,超过半数的春节长假,我都是在值班中度过的。


12.jpg


记得有一年除夕夜下着大雪,当天我在公司值班,下午5点左右,接到杭报宿舍的一个订单,一个住在三楼的老奶奶着急打来电话说:“我家管道堵了,水漫金山。”接到任务,我二话没说,背起70斤的管道疏通机器,骑自行车就出发了。大约骑了50分钟,天已经很黑了,一进到老奶奶家,看到污水都已经溢出水池了,臭气熏天,当时我根本顾不上那么多,直接淌水就进了厨房,架好疏通设备,准备疏通。疏通半小时左右也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我又赶紧跑到楼下,戴上矿工灯,打开窨井盖,这时发现浑浊的污水已经漫过了出水口,根本就看不到下面。管道不好找,当时,我直接趴在地上,挽起袖子把手伸下去摸管道口,就这样摸索了一个多小时。冰冷的污水很刺骨,气味很臭,但我始终没有放弃。等我疏通完,已经晚上9点半左右了。老奶奶看到管道通了,特别开心,拿着很多好吃的要送给我,她说:“小伙子,你们年三十还坚守在岗位上,真的很让人感动,多亏有你们,我们全家人才能顺心的过年。三替的服务真的为我们带来了便利,解决了燃眉之急,你们三替做到了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临走前,我还耐心地把管道保养小窍门告诉给老奶奶,这样一来,我也就放心了。回家途中,不巧的是,我自行车链条突然断了,雨雪天里,我赶紧拿起随身带的工具包,找到一段铁丝,蹲在地上接链条,天上下着鹅毛大雪,看着街上的灯火通明,听着鞭炮声声。链条接好了,自行车虽然能骑了,但不能骑得太快,因为一快,可能又会断开。就这样,本来70分钟左右的返程时间,那天我用了两个多小时。到家时,已经是大年初一的零点三十分了。走进家门,看见爱人准备了一桌子的饭菜,我拿起筷子一尝,已经冰凉了。


13.jpg


虽然每天面对的工作又苦又累,但我相信,把每一个有诉求的客户服务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再苦再累的工作,就是崇高的,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刚来杭州的时候,不熟悉道路,我骑着自行车、背着工具、拿着地图挨家挨户找地址,帮客户去疏通下水道。客户开始认可我、信任我,正是因为我平时工作的付出和努力。客户经常直接点单:“我家下水道堵了,麻烦帮我找下你们疏通班的汲师傅来疏通一下。”客服人员也常常会接到这样的直接“点单”。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一直很认可我的工作,这是我最骄傲的地方。


因为来到杭州,来到三替,我学会了在平凡中精益求精,在相遇中心怀感恩。


刚来三替的时候,不分岗位,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做什么,只要可以把事情做好就行。三替像一个家一样,陶总就像我们的大家长,非常关心所有员工,不管是来自哪里的,有什么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最让我难忘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在1994年,我在解放路把自行车及维修设备弄丢了,心情真的是糟糕透了,不知所措。当时打电话给陶总说了这件事,她听了后不但没有怪我,反倒安慰我,让我不要难过,告诉我东西既然已经丢了也没办法,让我先回公司。然后我就从解放路走了大概3个小时回到公司。


14.png


回到公司后,陶总和我说:“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如果你说不做了,这笔钱我是不会让你赔的,公司来承担;如果是你要留下来,那这个钱从每个月工资里扣直到扣完为止。”我当时很难过,因为那时候我的工资也就三四百元一个月,而一套设备要2000多元,自行车400多元,这么多钱都顶我半年多的工资了。但最后我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因为我觉得,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但从小父母就教育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既然东西是我弄丢的,那肯定由我来承担这个费用。我告诉陶总,我选择留下来,钱就从我工资里慢慢扣。再后来,我母亲生病,陶总又将这笔钱“变相”地还给了我。


第二件事是在2006年,我家中姐姐病逝,家里人通知我的时候,都是下午四五点了,那时候已经没有回去的车了,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陶总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陶总毫不犹豫地让她的驾驶员开着她的车连夜带我回了山东老家,这让我至今都十分感激。


15.png

16.png


正是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受助于人,所以,我相信,越努力就越幸运。这30年,我在细碎的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简便的操作法,已帮助近10万户家庭完成管道疏通及改造,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政府的肯定。我们有句专业术语,叫“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开刀。”也就是说,能疏通就不破坏管道,没办法才破管动手术,为了方便作业,我还用铁丝自制了一些简单的小工具,发明和改进管道疏通小工具近20件,对客户提出管道改造合理化建议不下百次。如果在服务当中碰到一些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烈军属等,我都会与公司取得联系,并反馈特殊情况,请求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免服务费。


17.png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公司会定期组织各种培训,其中一个就是学习传统文化,这让我们一线工人从一些小事中学到做人最基本道理是要向善。作为受益者之一,我从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成为了管道工程专家、高级技师,还走上管理岗位,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一点:干一行,爱一行,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18.png


正是因为怀揣一份匠心,面对疫情时,我也有了更足的底气。自去年2月19日复工以来,我和同事们平均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工作量比平时多了一倍。由于工作时间紧,大部分时候直接在路上就把中饭解决了。工作时间长还不算,师傅们还要每天与各类淤泥、污水和垃圾,甚至是粪便“过招”。在疫情防护的关键时刻,面对这些“苦、脏、累”活儿,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的,反而比平时上班更早、下班更晚。处在这样的团队中,我深感幸运。


作为一名新杭州人,获评杭州工匠,是鞭策,更是鼓励。我也将继续感召工匠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让服务迭代升级,温暖千家万户。


一滴水即使再渺小,也能滋润大地,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棵小草即使再弱小,也能禁住风雨,装点出春天的一抹绿意;一个人即使再平凡,只要肯付出,也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汲长洋就是这样一位一直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坚守的平凡人。三十年如一日,汲长洋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尽善尽美,他的坚守和奉献,让平凡的事情有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转载自“杭州工会”公众号)